•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期刊内容分享《中国中药杂志》:对中药类保健食品的认识及研究开发策略
  •   财神节是哪天个保健食品中有超过一半以上为中药类保健食品,也称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类保健食品契合了大健康和治未病的发展要求,在养生保健、提高抵抗疾病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倍受欢迎的一类产品。因此有必要从概念、理论、研究、申报、注册、政策等各个方面对中药类保健食品加以深人研究和探讨。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其中,只能声称补充(特指)营养素的一类又叫营养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性。而我国的保健食品则更多的为功能保健食品,约占全部保健食品的80%,其中,中药类保健食品约占全部保健食品的57%,占功能保健食品70%以上。

      中药类保健食品这一概念无论在研究开发、申报审批、学术论文、会议研讨等不同场合都在使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定或者大家的一个定义。一方面,中药属于药品,可以承担治疗任务,而保健食品不允许宣传治疗功能。但是中医药的起源本身就伴随着药食同源发展的历史,中医药发挥养生保健作用,或者保健食品是中医药优势体现的需求,也是伴随社会和市场发展大众健康养生的需求。笔者认为,中药类保健品具有下面4个方面的要点:一是使用了中药原料;二是有中医药理论指导的配方和配伍;三是原料及用法用量有相应的中药标准可做参考;四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因此,笔者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定义为:以中药标准控制的中药为主要原料,依据中医药理论组方,经过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的保健食品。

      中药类保健食品使用的原料大多为药食同源或者发生不良反应很少的中药原料,其用量基本都在药典或地方标准及其他标准用量的上限以下,而且所有的产品都必须经过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同时,中药类保健食品的活性虽然不及药品,但比普通食品要强得多。因此,从安全性角度分析,中药类保健食品比药品的安全性要高,从生理功能和生物影响度来说比普通食品要强。

      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剂型多样,可以为常用的日服药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还可以采用普通食品的剂型,比如饮料、饼干、果冻、糖果等。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原料可以使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87种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114种为原料,还可以用具有生物活性的普通食品、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被许可的新食品原料、活性成分和活性物质。

      中药类保健食品从研发、注册、生产、经营、监督等形成一体化管理,自成体系。国家统一审批,生产和经营,需要专有的行政许可,生产中药药品的车间不能生产保健食品,生产普通食品的车间同样也不能生产保健食品,药品经营许可和普通食品经营许可都不能涵盖或代替保健食品经营许可。

      中药类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即配方、工艺和质量标准,其中配方研究是基础、工艺研究为条件、标准研究为保障。

      包括配方原料的组成、原料来源、原料用量、理论依据、功能、安全性分析等内容,主要解决产品功能的发挥和安全。要检索现代和传统科学文献,其中,每一味原料要有至少5篇以上的实验性科学文献支持配方功能,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开发方案的配方进行比对性研究,比对的结果要体现一致性和相关性。

      中药类保健食品配方研究要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脏腑、、八纲、气血津液等辨证分析,针对不同证候类型的适宜人群,选择适宜的中药原料进行配伍,达到辨证保健的目的。比如高血压,中医称之为“眩晕”,一般有3个不同的证型,阴虚阳亢型,可见眩晕头痛、腰酸、膝软、恶心、烦热,可兼见心悸、少寐、两目干涩、耳鸣、健忘等症状,调理原则为滋阴潜阳,常用原料有白芍、何首乌、女贞子、杜仲、山药、桑椹、地黄等;肝火亢盛型,可见眩晕、易怒、多梦、潮红、日苦、便秘等症状,调理原则为清降肝火,常用原料有菊花、槐花、桅子、天麻、石决明、牡蛎、罗布麻等;痰湿内阻型,可见头痛、头重、胸闷、、心悸、失眠、口淡、食少等症状,调理原则化湿祛痰,健脾和胃,常用的原料有竹茹、茯苓、白术、苍术、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昆布、砂仁、白豆蔻,以上这些原料全都允许在保健食品中使用,因此,在配方研究中,在符规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中药类保健食品配方不是数个原料的简单罗列,而是严格遵循性味归经、升降沉浮、七情和合、配伍禁忌等传统中医药理论,根据调理原则,选择适合中药原料通过君臣佐使、增效纠偏等方式合理配伍组成。中医“理、法、方、药”相关理论是中药类保健食品配方的精髓。中药类原料的生物活性成分复杂多样,相互之间配合使用可以引起多种成分的变化,不同的变化导致的功效结果可能差之千里。合理的配伍可以起到增强功效、消除偏性等作用。

      中药类保健食品工艺研究是根据产品安全、有效和剂型的需求,将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的配方,采用各种制剂前处理和制剂技术,制成可供人们方便使用的各种剂型的研究。由于中药化学组成复杂,制备工艺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中药效物质的组成、含量、存在状态以及与辅料的结合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制剂在保健功能的作用方向、强度、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性能,也决定了所得制剂能否真实体现原药材组方的效果,因此工艺研究是影响保健食品药剂质量的关键因素。

      工艺研究一般分为2个部分,即提取、浓缩、干燥等制备工艺研究和制剂成型工艺研究,前者主要包括前处理()的研究,提取工艺参数的考察研究,浓缩、精制和干燥的研究。后者主要包括混合、制粒、成型、配制、滤过等制剂技术和制剂辅料赋形剂的研究。这些研究了产品在有效期内品质稳定,成分合格,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生产工艺研究要包括实验室研究和中试放大生产研究,主要工艺参数要有优选实验研究,以确保功能指标成分保持一定的转移率,各个工艺环节在大生产中可以保持良好衔接和稳定。

      内容包括原辅料的要求,产品感官要求、理化指标(重金属和农残等)、鉴别、标志性成分含量、微生物指标及净含量及偏差、包装、稳定性等,重点解决产品检验和方法的问题,是合格的依据、稳定的标志。检测的方法应有来源和依据,企业自定的标准应进行方考察的验证工作。

      中药类保健食品由于成分复杂,给质量控制和标准判定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是研究开发的重要内容。质量标准是确保使用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对指导中药类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配方方面科学性的体现,以传统中医药原料的组方应根据中医药理论,符合中医理、法、方、药应用规律。生产工艺方面科学性的体现就是生产工艺要符合制剂科学理论和规律,符合产品功能的和要确保产品质量。质量控制方面科学性的体现即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检测方法的科学性,科学的认识和处理好理论值、实际值和检验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配方方面合的体现,包括配方原料范围合理、配方单个原料量的合理、配方配伍的合理、配方总量的合理;生产工艺方面合的体现,包括生产工艺与剂型选择的合、工艺线的合、工艺步骤的合、工艺参数的合以及工艺设备的合等方面。

      真实性主要体现关键点:研究的真实性,比如小样工艺的研究是参数制定的重要依据;过程的真实性,比如,原料的入厂检验是质量的必须过程;生产的真实性,比如生产工艺说明如实反映实际生产过程;检验的真实性,比如应该体现实验的实际误差;结论的真实性,检验样品的指标判定真实可靠;只有研发全过程的真实,才能经得住生产和时间检验。

      一致性主要体现关键点包括时间前后的一致、工艺说明和生产工艺简图的一致、研告和其他资料的一致、中试生产内部数据的一致、检验方法的一致以及产品性状的一致。一致性原则要求研究和开发所用的标准是一致的,而不是采用双重或多重标准来判定。

      2.3.1安全性要求,是指中药原料和产品安全无毒,在的用量服法情况下,长期服用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长期毒性危害反应

      具体安全性评价要求包括配方原辅料以及用量属于可使用范围、原辅料有科学文献依据和研究结果证明安全无毒、组方配伍不产生任何有毒反应,无配伍禁忌和产品毒理学试验符合现行,结果可靠。

      具体功能性评价要求包括,中药配方原料和配伍的研究应有与功能相关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数量的科学文献;配方配伍用量应该与功能相关;功能报告、检验机构和检验方法的性;动物功能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符合伦理学的要求以及所有的实验报告结果结论符合要求。

      2.3.3可控性要求,是指中药类保健食品是通过合理组方、严格GMP生产过程和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检验,确保产品稳定、均一,在保质期符合质量标准

      评价可控性好坏的具体要求包括原辅料来源正规,性质稳定可靠,有原料标准,有原料和成品检验报告;产品生产工艺稳定可控;理化微生物污染物指标符合要求;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设置合理,方法来源可靠有效,能够起到控制产品核心质量的作用;自检报告、理化稳定性报告、复检报告方法结果一致合格。

      研发和申报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配方不合理不能安全性和功效性,生产工艺不科学不合理,过程不真实,前后不一致,因此必须从技术、法规、管理和规范4个方面得以,确保上市的产品符合安全、有效、效期稳定的要求。

      中药类保健食品研发申报的过程较为复杂,影响的因素非常之多,可以将中药类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申报划分为若干个小的阶段,并找出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如将整个过程管理分为研发部分和申报验证部分。研发部分主要解决项目内在运行进行的基础、条件和保障3个方面的问题,即解决配方、工艺和质量标准的核心技术问题。申报验证部分划分为7个阶段,即研发方案论证阶段、中试生产研究阶段、项目检验验证阶段、资料总结汇总阶段、国家核查受理阶段、技术和行政审批阶段、产品落地生产许可阶段。对以上阶段再划分为若干工作模块,依据“四个原则”找出并制定关键控制点,比如,“配方原料的用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用量”作为关键点,而有的临床中医大夫开具的处方超过了标准用量,在临床上根据病人的情况可以大量使用,但在保健食品研发和申报方面就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再比如“用于稳定性研究、功能动物实验研究、毒理学研究和人体研究的样品应该是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作为关键点,如果不是同一批次,虽然每个实验报告都合格,但整个项目是不合格的。因此,只有将所有的关键点找准找实,并且落实到项目的细节和人员管理的责任中,才能将研发和申报风险降到最低。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审核制,层层审核,层层把关,反复审核,反复把关。

      我国正在简化保健食品的审批程序,实行注册和备案双轨制。但是由于中药类保健食品不同于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营养素等,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性,中药类保健食品实行备案制从技术层面和可操作性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实行注册审评制更符合实际情况。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讨论保健食品新的原料目录。笔者认为,在政策的顶层设计方面,深人挖掘我国养生保健经验,密切追踪临床应用动态和现代科技,注重遴选符合需要的保健食品中药原料,使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发展适应大健康和治未病的快速增长的社会需要。

      目前保健食品共有27个功能,这些功能的表述都是以现代医学和现代营养学为基础设定的,尽管国家有相应的鼓励新功能的申报,但至今为止还没有批准过一个新的功能。用现代理论表述的功能远远不能满足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功能,因为中药类保健食品主要遵从传统医药养生理论。笔者,在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功能表述方面应该引人中医证候的概念,建立中医功能诊断标准和实验模型,发布指导性文件和研究指南,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医保健食品证候和新功能研究和申报,使中医药养生健康产品具有明确的法律通道,这将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有力措施。

      总之,中药类保健食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保健产品,蕴含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从经济、社会、环保、文化、市场等不同侧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应该大力研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