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学新闻
  • 【今日头条】成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系列报道二:看天府新区、龙泉驿区治气新
  •   enoou今年,成都市按照市委市“铁腕治霾”工作要求制定了《成都市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部署了压减燃煤行动、治污减排行动、控车减油行动、清洁降尘行动、综合执法行动、科技治气行动等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

      这六大行动进展如何,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近日,成都市大气办邀请各级,通过实地走访,挖掘各区县各部门各企业的工作亮点。昨天,我们推出了系列报道一:关注科技治气,一起来看看这些前沿高科技产品如何“治霾”。今天,我们推出系列报道二,看天府新区、龙泉驿区治气新“武器”。

      “这个大屏上流动的风景不是航拍的风景片,而是我们360度无死角监测周边大气的创新方式”!9月27日下午,小编走进位于兴隆湖畔的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和统筹城乡局,墙上的一幕幕画面吸引着记者的眼球。该局处副处长周恂告诉小编,作为全省首创的露天焚烧平台,结合手机定制APP就能第一时间处置露天焚烧行为。

      小编走进一看,一台显示屏挂在墙上,平铺显示着4个彩色画面、4个黑白画面。黑白画面跟前一幅彩色画面相同的景物轮廓,但却不一样,有不断变化的温度等参考数据。

      “前段时间,有人在几十公里外点起了一堆火,这里的视频就立刻发出了警报。”指着显示屏,周恂告诉记者,当时发现有人露天焚烧后,这张照片就迅速被发送到相关责任人的手机上,基层网格员立即出动赶赴现场,并将露天焚烧的人逮个现行。

      室内是“流动的风景”,而在前方“放哨”的是设在田间地头的探头。这些探头两个为一组,一个是红外线热成像探头,为终端传来黑白画面,完成温度报警;一个是高清视频探头,为终端传来彩色画面,完成烟雾报警,并拍照、固定。小编了解到,目前,天府新区已经布局了5组探头,分别位于三星、籍田、合江等三个街道。这些点位全部选择在当地的地势高点,探头无须再架设电杆等基础装备,直接安装现有的铁塔上。根据测算,探头装在铁塔30米-50米的高处。每组探头的半径分别3-5公里,计算下来,5组探头的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小编了解到,探头采取三层四维扫描模式运行,即探头可分别采取与地面呈90度、60度、45度或其他不同角度来进行360度旋转扫描。“探头可能先是90度角度扫描一圈,然后再以其他角度扫描一圈,尽可能减少盲点。”周恂告诉小编,只要在运行状态,屏幕上的画面就像是航拍照,能够从高处俯瞰现场情况,做到“一览无余”。

      “运行接近一年的时间,目前已经处置了露天焚烧30多次。”周恂说,目前,天府新区正在积极选点,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实现天府新区露天焚烧全覆盖,通过 “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环保工作上,让大气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改善。

      白色水雾袅袅升起,如仙境一般在龙泉驿区的音乐广场,多尺度喷淋除霾系统让市民感到非常新鲜。“这个东西有点像喷泉,但又能走近观看,感觉很有意思”。龙泉驿区市民张婆婆告诉小编,几乎每周都要和孙女来音乐广场耍,这样的情景很特别,不仅小孩子喜欢,就连大人也感到周围空气“明显要清爽一些”

      不仅如此,广场周围的机动车道、地铁口附近也安装了多尺度喷淋除霾系统,覆盖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左右,间接覆盖面积1.2万平米。龙泉驿生态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该“喷雾”可以有效道扬尘、汽车尾气等,为污染源提供屏障。在夏天,该系统不仅可净化空气,还能起到降温功能。

      而在驿都大道,启动的超细清水雾设备,可以降解距地面10米以内的漂浮扬尘颗粒物,起到降尘、降温、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氧离子的作用。

      治理雾霾还需打组合拳。除了地面的除霾设备,龙泉驿区还对高楼进行了不同的“试点”。目前,在以音乐广场为中心的周边11个点位高层建筑楼顶共安装了13套清水雾人工增雨设备。晴朗天气时,喷射的水雾还会在光照中形成一道道彩虹。而夜幕到来,在灯光映照下,水雾则幻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多尺度喷淋除霾、超细清水雾、清水雾人工增雨三大系统只是龙泉驿区在科技治气上的有益探索。数据统计,2019年1月1日至9月20日,龙泉驿区优良212天,同比增加17天,大气质量稳步改善。接下来龙泉驿区还将筹建“龙泉驿区智能大据监管平台”,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解决当前大气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全面提高区域大气管控水平。

      而从2017年起,成都市以“治霾十条”为抓手,吹响了“蓝天战”的号角。“科技治霾行动”被纳入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重点围绕成都市雾霾治理重点、难点问题,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加强军民融合,实施校院地合作,开展科技治霾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治霾产品和装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动科技治霾创新的应用,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