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精神康复治疗
  • 于彬:为中枢神经损伤再生“搭桥通”
  •   4月26日,江苏省总工会发布《关于表彰江苏省五一劳动和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江苏南通大学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于彬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章”。

      “脊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还有很多挑战等待我们去攻克,临床也有许多病人需要科学家和医生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今年1月,于彬关于环状RNA调控神经再生的研究再次登上国际权威,从新的表观遗传学角度拓展了人们对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的理解,但是他仍感觉时间不够用。

      1995年,于彬还在读高三,面对接下来的大学和人生方向,他也很迷茫。“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时任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章良的一句话触动了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选择了最热门的生物技术专业。

      但是,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后,他更加迷茫了。“当时,许多同学放弃了这个专业,改行做其他工作,我虽然回到家乡进入南通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但是压力也很大。”于彬在工作中深深感觉到,生物技术的知识海洋太宽广了,4年的本科教育远远不能帮助他站在科学的前沿,也无法把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带给学生。

      于是,他毅然辞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在复旦大学围绕疾病功能基因组开展研究。2009年博士毕业后,他再次选择回到南通,加入著名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顾晓松院士团队,开展神经损伤修复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国内外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比如断指修复,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对中枢神经损伤却没有好的办法,根本的原因是中枢神经损伤后阻碍功能性恢复的机制不清楚。”于彬告诉记者,据WHO提供的数据,全球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超过30万—50万人,脊髓损伤患者在中国已超过500万。

      临床上超过90%脊髓损伤病患在解剖学上不是全横断的,损伤后仍有部分残留的神经纤维连接着受损脊髓的两端,然而超过一半的病患在功能性上却完全。目前,临床上脊髓损伤后功能性恢复是世界尚未解决的重大医学难题,临床治疗的手段及疗效非常有限。

      2013—2015年,于彬赴哈佛大学医学院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何志刚教授实验室,合作发现平衡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紊乱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有望在临床上给脊髓损伤病患带来新的治疗措施和康复希望。该研究登上国际著名期刊《细胞》。

      “脊髓损伤修复在中国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我的舞台在中国。”在美国完成后,于彬带着重回实验室,在神经再生与修复的研究领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带领团队,以直接筛选小药物为突破口,研究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备且全球领先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研究方法,在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和功能性恢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从当年的误打误撞进入生物科学领域,到如今走在医学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前沿,于彬并不轻言成功,“我们现在只是在小动物身上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实验,接下来还要在高等动物身上进行验证,未知的挑战会更大”。

      “虽然科研的压力很大,但是儿子的教育升学、日渐上涨的房价,也让我有些焦虑”,生活中于彬有普通人一样的烦恼。他有时也会跟夫人和孩子分享科研中的进展,但是孩子对生物科学并不太感兴趣,教英语的夫人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于彬只能释然地笑笑。

      晚上,于彬会骑着电瓶车到实验室,跟学生交流一天的所得,跟同事聊聊科研的问题。周末,于彬也会约上几个好友,踢一场五人制足球。

      世界上最龌龊的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