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精神康复治疗
  • 贾福军:社区与医院共同搭建精神病人康复之
  •   央广网广州9月16日消息(记者陈菲 实习生张诗颖)被称为“精神卫生法第一案”的上海“徐为案”目前进入二审程序,已被权威机构鉴定为“症状基本缓解”的徐为(化名),继续把监护人和医院告上法庭,要求柳晋阳“自行出院”。“被精神病”再次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对此,中央台记者独家专访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博士,了解《精神卫生法》的相关及我国精神医疗机构与患者面临的现状。

      今年4月,上海闵行区法院以“监护人不同意”为由,一审判决徐为败诉。“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因为家属不愿意接而导致精神病人不能出院是不应该的。”贾福军一直关注该案,他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康复的精神病人应该有自己的归宿,但这个归宿绝对不是医院”。曾经参与过《精神卫生法》立法讨论的贾福军介绍说,“家属不来接,不代表医院就可以坐视不管。医院有义务起诉家属遗弃”。

      贾福军根据多年的职业经验分析,多数家属并不是真的不愿意来接患者出院,而是会拖延住院时间。主要有3种情况:1、家属担心病人出院后会犯病,给家庭带来负担;2、住院有专业人员照料,对患者来讲更为保险;3、家属觉得出院后照料患者是一种负担,继续住院较为省心。因此,在精神疾病专业医疗机构内,时常看到一些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

      贾福军强调,长期住院带来的社会隔离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困难。“长期与社会隔离,会造被社会抛弃感”。对于拖延住院时间过长而家属不愿意来接的情况,目前大部分医院无奈之下采取的措施是反复通知,或者派人员送病人回家。

      贾福军认为,医疗报销制度对住院时间较长的现象存在一定影响。目前精神病患者医疗费用自付比例过大,报销比例不高,家庭负担较大。“有时候报销比例看起来不低,但报销门槛高,实际医疗花销只有达到一定额度才准许报销。而很多时候实际治疗费用达不到门槛,患者享受不到后续的报销优惠。”

      同时,住院报销比例各地不尽相同。据贾福军估算,相比于住院报销比例的百分之六七十,有些地方门诊的报销比还不足百分之五十。“有些医院看起来人满为患,其实是很多情况下是政策导致的床位紧张,”贾福军说。

      “病好出不去,有病进不来”是很多网友对于精神病院与患者的描述。贾福军说,我国的精神专业医院数量、专业机构数量、医护人员数量以及床位资源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甚至不如非洲等一些贫穷国家。“目前我国精神机构床位有2万多张,广东省精神方面医生不足两千,医疗资源十分短缺”。

      据介绍,精神病是一种慢性病,只要治疗得好,多数患者病情长期稳定。社会中不少人对精神病人有刻板印象。事实上,具有肇事冲动的精神病人是极少数的。“如果把精神病人都关起来是不现实和不的。我国精神病患者较多,病情稳定后回归社区、融入社区,利于康复,能降低肇事伤人的概率”。

      《精神卫生法》,县区、街道,应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场所。而精神卫生法实施两年来,我国的社区服务总体上还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框架。贾福军认为,让患者回归社区,能让居民放下恐惧和防范心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病人在医院的康复仅仅是开始,全球先进经验也是在社区康复”。 贾福军介绍,我国与维多利亚州社区的精神机构长期合作,学习世界卫生组织所推崇的病人从住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各项服务要做到无缝连接,专人随访,使精神病患者获得身体、精神、社会、职业劳动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目前,广东的卫生、残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借鉴的经验,联合设立福利援助员,为精神病患者免费提供帮助和指导,在基层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广州以区为单位建立服务站,深圳市则细化到了街道。”据了解,广东从90年代开始建立“工疗站”试点,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工作治疗(如简单手工劳动,简单职业技能训练),来达到康复和为就业打好基础。

      在贾福军看来,社会组织力量融入社区,帮助精神病人康复并回归社会,是很好的发展方向。“这既增加精神病人的社会活动,又能起到的作用,使他们自食其力,减轻家庭负担。对患者、家属和社会是多赢的,”贾福军说。

      贾福军表示,经历了27年起草的《精神卫生法》,对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对精神卫生的医疗防治起到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不少省区还缺乏实施细则,导致该法落实难,执行难。“立法与实施还有很大距离”。贾福军表示:“精神科门诊要怎样建,达到怎样的规模、资金是否到位?这些都需要具体。我要提高重视,加强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