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家园
  • 推进全民健康管理 厦门健康行动中长期目标确定
  •   叶选廉 景甜党的以来,习总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到重要地位,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提出必须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健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

      在追求“健康厦门”的道上,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始终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用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用黄金般的青春年华,用江河般奔腾的满腔热血,一步一个脚印,与市民风雨同舟,出台各项政策,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更加均衡、更加充分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健康事业攸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攸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攸关城市的长远发展,加快建设健康厦门、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重任在肩,任重道远。

      未来要将“健康规划”转为“健康行动”。厦门健康行动的中长期目标为:到2022年,建立完善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到2030年,居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前沿水平,基本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建成高水平健康之城。

      近年来,厦门出台了一系列全民健身行动,并通过专项健康行动,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如规划建设新的市级体育中心,建成一批可承办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和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各区完善区“五个一”、乡镇(街道)“四个一”工程;建立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补助政策;健全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加强全民健身站点建设,为每个全民健身站点配备2名以上社会;首创全民健身季系列赛事;积极推进体医融合,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共建体质监测点,扩大“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建设等。

      希望到2022年,初步实现体育运动全民化、体育健身生活化、健身设施便利化、体育锻炼科学化、健身服务智能化、健身组织社会化;到2030年,基本形成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人群共享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厦门将实施少盐、少油,控糖限酒等营养干预措施,明显减缓居民超重、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的增长速度,力争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针对妇幼、中小学、职业、老年等重点人群,将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管理和服务。以妇幼人群为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市妇幼保健院岛外分院投入使用,实现岛内外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开展区级妇幼保健院绩效,落实“两个允许”,加强儿科(儿童保健)、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全市将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加强生命教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构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慢病防治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应向居民提供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疾病及其并发症筛查、健康管理等服务,针对厦门市居民疾病谱特点,在八大系统开展近二十类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引导优质资源下沉社区,建立上下转诊规范和基层健康管理指南规范,医防融合,共同防治慢性病。

      厦门将新增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行动任务,既完成国家的“动作”,又有厦门创新之处。

      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上,要按公平、可及的原则,科学配置厦门健康服务资源、资源结构均衡合理、符合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健康服务体系充分实现高质量、高技术水平、高效率和低能耗,满足群众新增长、多层次、全周期、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建立完善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基于价值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并能与厦门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和水平相适应。

      “互联网+”健康行动上,将互联网与健康相结合,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各医疗机构、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为基础,推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以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为抓手,促进资源下沉,着力提高签约居民感受度;通过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卫生综合监管系统,强化对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职业病防治等监管。

      厦门将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并围绕健康厦门建设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在年度监测工作基础上,结合监测指标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各区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年度对市直有关部门、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对各区、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大医院人满为患、疲于应对的“战时状态”,2012年,厦门探索将医院确诊后、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病人引导到基层就诊和日常管理;2014年,厦门以居民健康为导向,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病为切入点,创设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服务模式;2016年,进一步构建“1+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厦门市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厦门市分级诊疗入选2015年“第八届中国地方创新”。、推出的献礼十九大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央视栏目《经济半小时》均报道了厦门市“三师共管”慢病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慢病分级诊疗也带动了其他常见病、多发病病人从大医院下沉到基层。以高血压、糖尿病下沉社区为突破口,并将规范化管理扩展到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肿瘤等慢性病,以此带动常见病、多发病、稳定的慢性病到基层首诊。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明显提高,2018年签约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率达到63.74%。

      高位嫁接,柔性引才,是厦门快速提升医疗水平的创新举措。为解决厦门公立医院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难题,厦门采取“双主任制”“医学院士指导平台”的柔性引才模式。特聘主任和院士团队全面参与学科发展、科室管理、临床诊疗与疑难病例会诊、科研教学、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带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促进厦门医学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快速提升。让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就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就近便能享受国内一流的诊疗服务。

      几年来,厦门先后聘请30名专家担任医院学科特聘主任,使各医院很多诊疗技术达到国家一流水平,让患者极大获益;先后设立院士指导平台10家,合计聘任院士10名,为厦门医学学科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实现诸多零的突破。院士及特聘主任通过“师带徒”等多种方式,提升厦门专科医学水平,培养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并对厦门医疗卫生等重大民生战略建言献策,在医疗卫生发展、专业发展方向、医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规划及指导意见。

      如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林延龄院士和葛均波院士的精心指导下,成功开展“体外装载降落伞装置治疗左室室壁瘤”、亚太首创“微创心室折叠减容术”、国际顶尖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多项临床新技术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市妇幼保健院在郎景和院士指导下,率先在厦门成立妇科内分泌学组,让原本求医无门的患者及时得到诊治。

      近年来,厦门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充和均衡布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也十分注重通过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健康”体系。

      创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厦门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慢病分级诊疗为切入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如今,在厦门,全市统一的挂号预约平台让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App等渠道自主预约就诊,缓解“挂号难”“看病难”问题;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就医一、门诊病历一本通,患者可以使用包括现金、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支付方式自助结算就诊费用,患者结算等候时间平均压缩近三分之二。值得关注的是,厦门还在全国首创搭建了智能妇儿健康服务平台,让本市孕妇可以在就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通过智能妇幼系统预约分娩机构和分娩床位,缓解分娩时“一床难求”的问题;儿科智能导诊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公布厦门市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等候信息,有效引导患者就诊,缩短等候时间。

      通过信息化手段,厦门正不断升级智慧医疗服务,让群众少跑、看好病,大大优化了群众的就医体验。

      近年来,厦门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发展多种形式医联体、突破基层医疗卫生、强化慢病一体化管理、打造信息化支撑平台等,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级医疗机构分工明确、全科专科功能互补、预防为主防治融合、医疗卫生服务优质、上下联动密切协作,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医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除此之外,厦门陆续建成投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弘爱医院、翔安医院等一批综合医院,逐步推进岛内外医疗资源一体化,采取“市校合作、高位嫁接”的方式,优化扩增医疗资源,加快提升厦门医疗水平。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全面落实《“健康厦门2030”行动规划》和《健康厦门行动(2019—2030年)》,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管理,健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开创健康厦门建设新局面。(文/记者 陈莼 通讯员 田丁 王竞 图/记者 郑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