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家园
  • 让幸福之光残疾人的心灵
  •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的必然要求。

      ———2014年3月21日,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习总致信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一年,一个台阶;五年,一次跨越。回眸过去五年我省残疾人事业,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的五年,是湖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最辉煌的五年;是为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注入持久动力的五年;是社会扶残助残氛围最浓、支持力度最强的五年;是残疾人康复、就业、扶贫、教育、组联、、文化体育等事业硕果累累的五年;也是全省残疾人朋友得到实惠最多,幸福感、自豪感和满意度提升的五年!

      五年辛勤耕耘,五年砥砺前行。党的十九大以来,湖南省残联党组、理事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对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凝心聚力,阔步前行,全省残疾人事业又迈出了历史性新步伐,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残疾益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提升、平等参与的社会更加优化……一项项民生新政、一份份残疾中的获得感,为五年来的民生答卷增添了新的厚度与温度,残疾人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湖南省残联先后被评为2008—2010年度省为民办实事先进集体,并成功创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残疾人素质和社会参与能力大幅提升,五年来,共有246人当选各级代表和政协委员,涌现了党的代表马恭志、文花枝,全国劳动模范李建龙,全国优秀员许月华等一大批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梦想。

      一个个荣誉,着湖南省残疾人事业大发展的足迹,映射出全省上下汇集爱心、勠力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灿烂历程。

      省委、省切实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四化两型”建设总体规划和改善民生重要议题;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就加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出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三五”纲要就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提出具体措施;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实施意见将残疾人基本服务作为重点纳入其中……这五年间,省委杜家毫出席残疾人工作重要会议和活动,亲临省残联机关考察,多次对残疾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副、省长许达哲在考察残疾人工作时,提出要多多重视关心残疾人事业。五年来,我省各级党委、对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省残疾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省委、省印发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修订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颁布了残疾人扶助办法;省残工委单位联合制定18个残疾人工作规范;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指导全省残联换届工作,进一步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各市州、县市区普遍制定了残疾人优惠政策,并切实加强政策法规的落实;全国组织对我省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情况进行了检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开展残疾益保障执法检查425次,考察或专题调研342次。

      扶残助残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利用助残日等重要节日,通过举办3次电视文艺晚会、4届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等重要活动,大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促进主义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进一步深入。切实将扶残助残纳入文明建设范畴,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等活动,设立了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全省每年新增注册助残志愿者6万余人,涌现出杨德才、易海明、罗文英、郭强等一大批优秀助残志愿者。

      2010年8月,湖南康复医院和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我省首家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拉开了我省推动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机构建设的序幕。

      南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宁乡市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衡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桃江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采取公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的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长沙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示范区。2011年至今,中央先后补贴新建我省市级康复机构13个,县级康复机构18个,补贴县级托养机构33个,共获得中央投资补助30340万元。如今,省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全省创办各种形式的残疾人托养机构124个。此外,还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服务,14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37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县。

      近年来,我省还大力建设残疾人服务设施,省特教中专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学校评为湖南省示范中职学校,多个研究课题在国家和省立项。在校学生规模达到723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4.5%以上。省残联建成了部一流的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13个市、91个县市建立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辅助器具服务机构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辅具服务网络。36个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和正在建设,总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定期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每年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其中推荐残疾中专毕业生就业829人。

      为切实织密织牢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网,2016年以来,我省全面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助制度。2018年,省将“两项补贴制度”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不低于55元,“两项补贴制度”被誉为“含金量”最高的残疾人政策制度,2016年131.7万人享受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放补贴资金8.5亿元;2017年124.5万人享受“两项补贴制度”,放资金8.64亿元。惠及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每年达到了百万余人,使他们有了政策性的兜底保障。17.9万名残疾人得到各种形式的救助,301791名残疾人参保费由全额代缴,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保率达95%。年均为2万余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全省6.7万残疾老年人、0.37万残疾计生人口、24.6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购买了意外疾病商业保险、省新农保和城居保实施意见中明确残疾人参保优惠政策。脑瘫等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0-6岁农村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抢救性治疗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承担。全省城镇参加医疗保险残疾人比例为66.2%,农村参加新农合残疾人比例达94.5%。全面推行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积极推进残疾人扶贫,全省100多万人次贫困残疾人得到救助,扶持5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或稳定增加收入。

      2018年7月4日,省残联启动“连千村帮万户”扶贫工程联点村——浏阳市淳口镇狮岩村“认亲”活动。省残联党组、理事长肖红林带领30多名机关干部走村入户与结对对象一一见面,再一次深入残疾人家中了解其家庭状况和需求,并为残疾人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和轮椅、座便器、沐浴椅、四脚手杖等辅助器具,送上了帮扶联系卡。

      省残联从2013年起启动实施“连千村帮万户”残疾人扶贫工程。工程规划到2020年,组织全省残联系统干部对1000个村的1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一对一精准、全方位扶贫。工程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形式,以1-2年为一个帮扶期,在每个帮扶期内,每个残联帮扶1个村,1名或多名工作人员帮助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项目实施五年来,全省各级残联共计联系742个村,干部结对帮扶6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一户一策、量体裁衣式精准帮扶,为残疾人提供办证、康复、教育、就业、辅具适配等各项服百里挑一关昕和刘硕务5.4万余人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兵是众多因残疾人家庭无障碍项目让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的残疾人之一。

      2001年,19岁的兵因一场大病瘫痪在床(肢体残疾二级),生活不能自理。2015年,涟源市残联在了解兵情况以后,将其纳入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项目对象,为她量身定制了家庭无障碍方案,使她日常起居变得更自主。此外,当地残联还主动和扶贫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将其纳入精准扶贫社会兜底保障对象,协助其母亲办理低保,保障母女俩的基本生活。兵不再自暴自弃,她借助无障碍设施努力尝试生活自理,借助轮椅和坡道走出,并在残联的帮助下在家开办班,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名师”。

      围绕加快改善残疾人生活,我省还先后组织实施了残疾人康复救助、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病患者救助、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就业、培训、托养、扶贫,危房、扶残助学、“万牵工程”“蒲公英行动”“集爱三湘”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带动残疾人事业各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五年来,全省共帮助98万名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为36.7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全省共计扶残助学3.62万人次,1548名残疾学生录入大中专院校深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6.99万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5.72万人;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15万余人次,培训盲人按摩人员2950人,残联系统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19636户。

      为主动适应残疾人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切实优化传统工作方式,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促进残疾人权益得到更有效更的保障。五年来,在大力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省残联开创了很多新的工作,帮助残疾人享受到了更多实惠。

      设立补助帮助。连续3年,将0-6岁残疾儿童接受抢救性康复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5年来,我省建立残疾人专项补助制度,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036.5万元,受惠21.68万人次;发放托养补助3318万元,受惠4.1万人次;为3万人次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发放误工补助。

      康复人才培养形成长效机制。平均每年安排培训经费100多万元,举办10余个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班,共培训各类人员 7500 多人(次)。成立省残疾人康复协会,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制定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智障、孤独症、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大纲。开展职业院校康复人才试点培训,探索依托长沙市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残疾人康复机构协同育人机制,订单式培养三年制学历教育康复人才。广泛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已经挂牌的家长学校有200多家,登记发展到1.2万多人,家长成为残疾儿童康复的一支重要力量。重点康复项目成效明显。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通过开展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累计有72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通过实施中国残联“七彩梦行动计划”、国家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救助和省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等一批重点康复项目,2.8万名(次)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或手术。2013至2017年,采取“医保基金+财政补助”的方式,投入1.76亿元,为10788名(次)脑瘫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充分发挥辅具流动服务车的作用,开展“走近残疾人,服务千万家”活动,为残疾人适配辅具11.68万件。

      改善居住出行。2017年9月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国残疾人保障法》出台,“县级以上人民应当为困难残疾人家庭住宅无障碍设施提供资助”;2018年,省残联部对内容、施工方式、项目流程等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制定了《湖南省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项目指南》。目前,共帮助1.3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

      文体活动日益繁荣。举办了第八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及第七届全省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在第八、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分别获得团体一等、获一等总数居全国第一的佳绩;组织开展了三届全省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在国内、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2014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获9金1银;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获36金26银16铜,金牌数并列全国第八;2016年里约残奥会,获8金4银1铜,金牌总数并列全国第五。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2013年至2018年间,完成重度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3400户,建设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70个,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200人,并举办了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通过“体教结合”模式,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综合素质,培养残疾人运动员;通过省市县“联动”,共同培养运动员;通过“残健融合”,以健带残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通过“竞群结合”,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以群众体育普及促进竞技体育提高。

      省特教中专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学校评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职学校,多个研究课题在国家和省市立项。在校学生近700人,学生规模位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学生免费入学,同时享受国家助学金、省残联及学校生活补贴,没有一个残疾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4.5%以上,且部分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已成为行业精英。

      此外,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截至2018年6月,共募集资金1.44亿元,公益项目覆盖全省122个县(市、区),直接受益残疾人达100多万。

      实现全面小康,过上富裕幸福生活是广大残疾人的美好梦想,也是全省“小康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推动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残疾人的“小康梦”“幸福梦”,首先要从自身出发,牢基础、强本领。

      从残联成立以来,全省残联基层组织架构经历了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构架。

      县级残联全部实现“机构单列、理事长专职、正科级机构”目标,全省村(社区)建立残协,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目前,全省216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残联,理事长配备达100%。全省30541个村(社区)全部建立残协,专职委员配备率100%。不少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配备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残疾人专职委员。

      为加强残联建设,我省认真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大力推进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组织召开了全省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全省所有县市区残联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达标。此外,省残联机构进一步健全,新增部、综合服务中心、基金会等部室(单位),人员力量相应得到增强。各市州残联在零的基础上,通过5年努力,全部建立机构。14个市州残联有11个配备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普遍建立了各类残协并开展了大量有益活动。与此同时,各级残联组织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和向马恭志同志学习活动,经常举办各类培训班,促进残联系统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针对残疾人专职委员,省残联进一步规范专职委员选聘与管理工作方法,完善专职委员“能进能出、优惩劣”的激励机制,残疾人专职委员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逐步实现残疾人专职委员由“有”到“好”转变,残协工作满意率达到93%。如今,全省共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36500名。

      2015年起,省残联每年都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全部持证残疾人的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2017年,全省共完成了对165万余名持证残疾人和3.2万个村(社区)的实名制数据进行常态化更新。真实的了解,促进精准的服务。各级残联把动态更新工作作为看家本领,着力构建持证残疾人实名制大数据,改进和加强对残疾人的精准服务,为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大数据支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须奋蹄。未来,省残联将在省委、省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指导下,以舍我其谁的感、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倍加务实创新,倍加奋发进取,大力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全面小康进程,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为湖南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由海南柴油发电机组 www.hnjqc.cn整理发布